• ag亚娱

    CN | EN

    副总理莅临ag亚娱
    副总理莅临ag亚娱

    副总理莅临ag亚娱

    光伏晶体硅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
    光伏晶体硅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

    光伏晶体硅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

    矿热炉冶炼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矿热炉冶炼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矿热炉冶炼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省科技进步
    省科技进步

    省科技进步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

    智启新程 智赢未来
    智启新程 智赢未来

    智启新程 智赢未来

    绿色工厂
    绿色工厂

    绿色工厂

    banner01
    banner01

    banner01

    新闻中心

    资讯分类

    机器人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出炉 中国将迎机器人爆发期

    • 分类:相关报道
    • 作者: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发布时间:2016-05-20 09:4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机器人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出炉 中国将迎机器人爆发期

    【概要描述】

    详情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十三五”期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六轴及以上机器人5万台以上;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培育3家以上的龙头企业,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8万小时……

     

     

      从36到150,增长空间巨大

      “受相关政策扶持,以及工业转型升级的带动,我国机器人产业近两年迎来高速发展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说,自2013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54%,两倍于全球增幅。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2996台,同比增长21.7%。今年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1497台,增幅为19.9%。

      即便如此,我国2014年的机器人密度(平均每万名工人对应的机器人保有量)只有36,仅为全球平均水平62的近一半,与2014年韩国478、德国292的机器人密度,更是相去甚远。《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重点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机器人密度达到150以上。

      “制造业只是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领域之一,麦肯锡发布的一份预测称,医疗、国防安全、服务生活领域将催生出数万亿美元的机器人市场。”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秘书长宋晓刚说。

      宋晓刚介绍,我国服务机器人从需求上基本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帮助人们解决助老助残、医疗康复等社会问题;二是满足救灾、抢险、海底勘探、科学考察、国防等国家重大需求;三是满足居民教育娱乐以及智能居家等需求。《规划》聚焦智能制造、智能物流,面向智慧生活、现代服务、特殊作业等方面的需求,明确要重点突破十大标志性产品,其中包括手术机器人、智能型公共服务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等。

      高增长难掩工业机器人产业软肋

      2014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1.7万台,较上年增长78%。2015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为22257台,同比增长31.3%。然而,在高速成长的同时,我国机器人产业核心部件空心化、应用低端化、主流市场边缘化“三化”风险却引起了行业的高度重视。

      “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包括核心部件设计技术、编程程序技术、控制技术、应用作业技术;关键部件有驱动器、伺服系统、高精度的减速器等。”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总裁曲道奎指出,从市场角度看,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软肋有三:一是技术复杂的六轴以上多关节机器人,国外公司占据约90%的份额。二是作业难度大、国际应用最广泛的焊接领域,国外机器人占了84%。三是高端应用集中的汽车行业,国外公司占了90%份额。我国企业生产的大多是搬运、码垛机器人,应用也大多集中在家电、金属制造等领域。

      辛国斌认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一是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虽然有所突破,但是高端产品还较缺乏,目前,高精度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等价值量约占工业机器人70%的关键部件,仍然依赖跨国公司。二是部分产品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创新能力亟待加强。三是各地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但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隐患逐步显现。四是龙头企业正在崛起,但是小、散、弱等问题仍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五是第三方检测机构虽然已经建立,但是机器人的标准、检测认证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

      《规划》开出哪些“营养餐谱”?

      “为规避高端产业低端化风险,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规划》列出了五大针对性任务,直指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软肋。”宋晓刚说,推进重大标志性产品率先突破、大力发展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强化产业基础能力、着力推进应用示范、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可以说是《规划》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开出的有针对性的“营养餐谱”。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东说,集政、产、学、研、用、融为一体的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加快组建。同时,旨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发展的机器人行业协会也在抓紧成立。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新闻

    销售热线  |  电话:(86)0451-84367031  

                      传真:(86)0451-84348307

    售后服务  |  电话:400-620-7799  (24小时) 

    投       诉  |  电话:(86)0451-84348393 (周一至周五8:00-17:00)  邮箱:bsts@pm-zs.com